开元三大士之不空三藏,全面介绍
北京好治疗痤疮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78752.html 农历六月十五,是唐代伟大的翻译家不空三藏法师圆寂纪念日。不空三藏法师,不空,具名不空金刚,是他受灌顶的号,他名叫智藏,或称不空智。 不空三藏为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被奉为唐密付法第六祖,与姚秦鸠摩罗什、南朝真谛三藏及唐朝玄奘大师并称为我国四大佛经翻译家。 不空三藏法师,父母早逝,由舅舅抚养长大。法师的生母在未有身孕时,便有一位相士预言,以后将会生下一位菩萨,说完便消失了。法师的母亲感到十分惊奇,于是沐浴更衣,止语静修,不到三天,坐着小憩时,梦见佛陀微笑,双目流出光明,注入自己的头顶,忽然惊醒,遍身流汗,而感到身怀有孕。大师住胎十二个月才出生,一出生就会说话,神采非凡,聪慧过人,六波罗蜜、四无量心仿佛天生具有,无师自通。 不空三藏不空幼年随舅父外出游历,十三岁时便从金刚智三藏受菩提心戒,获传金刚界大曼荼罗,十五岁落发出家,随师来到中国,二十岁在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长于一切有部的戒律,通晓多国语言,在金刚智三藏译场中翻译佛经,获五部灌顶等传承。 开元二十九年(),不空三藏转奉朝廷命令去师子国(今斯里兰卡)递送国书。在师子国,不空三藏依止在普贤阿阇黎座下,得到了胎藏界密法的传承教授。后来这些密法都传回中国,因不空三藏弟子众多,唐密以他的传承为主,也因此形成金刚界与胎藏界两部密法融合的风格。 天宝五年(),不空三藏返回长安,此后数十年便一直留在中国建寺、译经、传法,被尊为国师。他日夜精勤,就算是有病在身,也不轻易停止翻译经典。不空三藏所译经典,大致可分为显教、杂密、金胎界及杂撰等四类,译经数量至今仍无定论。不过,无论依据哪种说法,在四大译经家中,若就所译部数来说,不空三藏译有77部,是为第一。以卷数计,玄奘大师最多。 年,不空三藏安排弟子陆续在五台山建金阁寺、玉华寺等,并亲自巡礼,自此五台山成为文殊道场。又奏请在大兴善寺和京城及天下寺院增建文殊阁,供奉文殊像,长时讲诵《文殊佛刹功德经》等,文殊信仰在中国的本土化,也是不空三藏的一大重要贡献。 晚年时不空三藏曾对弟子说:“你们能够听到佛法,是非常不容易的。我想到往日冒着危险,为法献身,周游往返各国,行程十几万里。你们要思维这些,速速修行。不要为了利益而辱没人身,不要为了声名而丧失道心。这是我临终之言,出自一片诚心,希望你们牢记来策励自己。” 公元年六月十五日午时,不空三藏沐浴更衣,端身正色,面朝北方、头朝东方倚卧,在定中圆寂,容貌如同生时,面色更加鲜明。世寿七十岁,僧腊五十载。唐代宗哀悼,罢朝三日,于大兴善寺造塔安置舍利。 具足神通呼风唤雨 《神僧传》记载,唐天宝五年,不空三藏从印度游学返回长安。当时中土大旱,眼看一年的收成就要化为泡影。唐玄宗便诏命不空三藏祈雨,并要求要控制雨量,不能下起来不停,更不能是大暴雨。 修行又不是迷信,搞祈雨已经是很高的要求,还要控制雨量,这不明显刁难人吗?但不空三藏着实是大成就者,他不慌不忙,建立孔雀王明王密坛修法,不到三天便雨水丰洽。 又一日,突然狂风大作,玄宗又想起不空三藏来了,便又下诏命他将风雨给停住。不空三藏依然不慌不忙,请一银瓶作法加持,不一会儿风就停了。池中一只大鹅见风停了,高兴地展翅欲游,“啪”,银瓶被碰倒,须臾大风又起,刮得皇上眼睛都睁不开了。但见不空三藏扶正银瓶,口中念念有词,风又止。玄宗龙颜大悦,赐封不空三藏智藏名号。 转眼到了代宗年代,有一年京师春夏两季未雨,皇帝诏令不空三藏请雨。并要求他三日内必须祈得到雨,三日后再下雨便非不空三藏之力,可能会有惩罚。不空三藏仍然不慌不忙,建立密坛修法,第二天就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后来给他赐封加号大广智三藏。 第二年再次大旱,京兆尹萧昕到不空三藏住锡的寺院请求结坛致雨。不空三藏命令其徒弟取数尺长的桦树皮,上面绑了一条小龙,在前面更摆放上香炉和瓶水,然后持诵真言咒语,不到一顿饭功夫,便将绑着的小龙交给萧昕,说将此投于曲江中,投完赶紧回来。 萧昕言听计从,不一会儿就看到一条尺余长的白龙,摇鬣振鳞自河水露头出来,很快长到数丈长好似匹练,转眼间便布满天空。萧昕惊了一头冷汗,催马加鞭往回跑,刚跑出十步,暴雨骤降,萧昕当然就变成了“落汤鸡”。 又一次,风雨不止,大街上已经有人溺死,树木也被水冲得连根拔起。大灾面前,不空三藏在寺院大庭中揑了五六个形似老太太的泥人,然后用梵言真言呵斥,一会儿便云开雨住,彩虹高挂。 一代祖师成就不凡 不空三藏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并称四大翻译家。依《贞元录》记载,不空三藏译述经典部,共卷。不空三藏对确立梵语与汉字间严密的音韵对照组织贡献极大,疏勒人慧琳是不空弟子,撰有《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广引内外典籍,详释梵汉名义,对于经论解诂、正字乃至外典考据、辑佚都有很大贡献。 不空三藏是中国唐代在汉地系统的传播密法的三位三藏译师和金刚上师之一,与善无畏、金刚智齐名。不空三藏毕生在传承佛教教法上作出极杰出的贡献,使后人能够较为完整的阅读到众多系统的密法著作和大乘经论,他的法脉至今绵延,无数后学追随伟大持教前贤的脚步,为如来教法利益众生和对心的深刻认知而努力修学并将教法付诸实践。 不空三藏的弟子很多,而在诸弟子中,不空三藏认为能尽传五部之法的除早亡二人外,仅馀六人(时称六哲),即金阁寺含光、新罗惠超、青龙寺惠果、崇福寺惠朗、保寿寺元皎和觉超。其中惠朗年最长,不空殁後,继他的法位,教授后学。 又当时大德如良贲、潜真、法崇等,也都参与不空译场,承受法义,造作注疏。中唐诸帝如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时为太子)都曾依他受法灌顶或参加译事,其馀王公大臣都对不空的译经传法尽力护持。翰林待诏赵迁撰有《不空三藏行状》,说他居灌顶师位四十余年,受法门人约万计,由他授比丘戒的弟子也有二千人,因此他也是说一切有部的一代戒师。 大历九年(年)六月中旬,不空三藏预知时日无多,上表辞别,于十五日倚卧入寂,享年七十。追赠司空,谥“大辩正”,又在大兴善寺造塔安置舍利。 往期回顾:遍照金刚:唐朝惠果大师与日本沙门空海的千年因缘 唐密祖师空海大师的简介,带你走回大唐盛世 回向文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sh/9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商学院ldquo打造人文书香校园,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