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门的神兽它称第二,就没有动物敢说第一
北京皮肤科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10.html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这名农村老妪,天还没亮就起身梳洗,趁着没出门又教训了同行的孙儿几句,要他进城后乖巧懂事。一路疾行来到宁荣街后: “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的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凳上,说东谈西呢。” 曹雪芹这一笔,写出了气派,也写出了窘迫。 河北石家庄正定敕造荣国府 图源 图虫创意 这气派的府第,首入眼帘的是危坐于大宅门前的石狮子。它们,是威严的象征。 狮子,非中国本土之物,但如今,与狮子有关的文化现象却在中国随处可见。两千多年来,狮文化已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那一座座伫立于神州大地的石狮,昂首挺胸,一头卷鬣毛,圆目龇牙,气势斐然。它们,究竟在凝视何方? 狮子,在先秦文献中被称为“狻猊(麑)”,大约是古印度语suangi的音译,随后在《汉书》中始称为“师子”,同样是音译的结果,在两汉时期因西域诸国遣使贡狮而传入中国。 但也有学者认为,早在贡狮的数十年前,“师子”一词已通过汉译佛经传入,但人们只闻其名未见其身。至宋朝,《宋本玉篇》明确出现了“狮”字的记录,古人以形声法造字,猛兽之名终定。 先秦典籍《穆天子传》中,记载了穆天子西巡偶遇“狮子”一事:“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但这萍水相逢还不足以引起古人对这一猛兽的热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fz/9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硬头狮子年年岁岁守护着人们心中的安康太平
- 下一篇文章: 看海面的乐趣,不如来珠海长隆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