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人,聪明却不守规矩,务必远离
作者:儒风君·樱桃 什么是规矩? 规矩,是底线,是分寸,更是德行。 《淮南子》有言:“无规矩不成方圆。” 人这辈子,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处处离不开规矩。 有些人,聪明却不守规矩。如果遇见了,务必要远离! 1 没底线 孟子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守规矩的人,心中有底线,骨子里有气节,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而没底线的人,朋友对他们来说不值一提,唯一能打动他们的只有利益。 碰到这种人,一定要敬而远之,该远离就远离,该翻脸就翻脸。 看过一则寓言故事。 狐狸和驴子相约一起合伙打猎。 路上却碰到了狮子,狐狸见情况不妙,立即跑到狮子面前许诺把驴子交给他,只要能保全自己。 狮子欣然答应,然后狐狸把驴子诱骗到了一个陷阱里。 此时,狮子觉得驴子已经是囊中之物,于是忽然暴起把狐狸吃了,然后再慢悠悠的去吃驴子。 可见,心中没有底线,既会坑害别人,也会断送了自己。 《韩非子》有言:“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规矩,就是每个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原则和底线,是人生之尺。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底线,生出阴险狡诈之心,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再聪明也是和动物无异。 无愧于天,无愧于地,坦荡清白,心存底线的人,才最值得我们相交。 2 无分寸 周国平说:“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 一个人知分寸、懂进退,会让人舒服,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而没有分寸感的人,不懂得换位思考,不能体谅他人的处境和心情。 三毛曾在《稻草人手记》里写了她的一段往事: 她在留学前被母亲叮嘱,出门在外要友善,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于是三毛将自己的脾气收起来,热心帮助舍友整理床铺,主动打扫卫生。 起初舍友们都很感谢,直到后来三毛因为身体不舒服,没有收拾屋子。 舍友看到很是不开心,甚至开始训斥三毛,还被变本加厉,支使她干活。 而当三毛遭受诬陷,却没人站出来为她说话。 此时,她才幡然醒悟,不再掏心掏肺。 就像三毛自己说的那样:“朋友之间,分寸不可差失。” 好的关系,要有边界感,“亲密有间”,才能久处不厌。 毕竟,人与人相处,最忌讳的就是没有分寸。 成熟的人,往往都懂得:行有止,言有界,事有度。 3 轻德行 有句话说得好:“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为人处世,要以德行为先,德为主,才为辅。 做人德行端正,内心善良,就是最硬的实力。 反之,轻德行的人,今天缺个角,明天裂道缝,根本走不长远。 《平凡的世界》里的村支书田福堂,从一名小小的长工,升到村里的一把手,不得不说是双水村第一能人。 但是再好的能力和手腕,也败在了无德无品的人格上。 村里大旱,他不想办法解决,反而煽动大家去凿坝偷水。 水没偷到,反而淹死了村民,他便装病逃避责任。 他看不上泥腿子少安和有工作的女儿谈恋爱,就设计让少安身败名裂。 最后,田福堂在村民的眼里毫无威信可言,成了村里一个可有可无的老头子。 古人常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德行,才是一个人行稳致远的根本。 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却往往没有好下场。 离他们远点,少点算计,多点坦诚,才是真正的远见。 儒风君说: 《淮南子》有言:“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生而为人,既不可漠视规矩,也要和守规矩的人在一起。 遇到守规矩的人,我们要互相滋养,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而无论交友还是谈情,都要远离那些没底线、无分寸、轻道德的人。 同时,不忘躬身自省自我完善,进入更高的圈子,把人生路越走越宽。 来源:儒风大家,有温度、有趣味、有价值,伴你读懂中国文化。 商业合作 声明:感谢作者辛苦付出与创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欢迎留言联系删除。 以下经典好文,你可能会喜欢,点击蓝色字体即可进入文章: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2亿人被残忍“抛弃”:他们怎么越活越卑微了?办一届奥运会,到底赚不赚钱?全国各地年终奖数据大曝光,上海高达42.5万:90%的人拼尽全力,也过不上“平均”的生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by/9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萌娃庆节日国际海豹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