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能看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102/4549560.html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今年有条新闻让网友大呼“萌化了”:一只八个月大,弱小可怜又无助的中国橘猫,误入了海运集装箱,度过了没吃没喝的三个月后,从中国“成功偷渡”到了意大利。

这只“偷渡客”小猫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占据微博热搜榜。当时有人感慨,现在的互联网一眼看去,人人皆是“铲屎官”,作为老牌宠物的狗的江山,早已亡了。

这并不是爱狗人士的主观感受,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家猫的数量已经达到6亿只,是家养犬的3倍。仅仅在美国,年到年的20年间,家猫的数量就增长了50%,总量达到了惊人的1亿。

人类对猫的喜爱,在很早以前就表现出来了。根据考古学家和生物学家的不断努力,证明了大约在年前或者年前,在人类文明发源地的两河流域,猫已经和人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了。

今天养猫的人常常自称“猫奴”,很多人可能还以为这是人类的自嘲,但其实在无意识中揭示了人和猫关系的一个真相——

不是我们人类驯化了猫,而是猫选择了我们人类。

《人类“吸猫”小史》

中信出版社年4月出版

伦敦国王学院的生物学教授艾比盖尔·塔克就写了一本专门研究人类和猫关系的科普书籍,名字就叫《人类“吸猫”小史》,揭开了那些人类和猫咪不得不说的故事。

01猫:别驯化我,没前途

虽然今天猫和我们人类可以朝夕相处,但你得知道一点:猫,从来没有被我们真正驯服过。或者说,猫是无法被驯化的。

其实,不要说驯化,在更早的时候,人类可是大猫们的猎物,我们的祖先的生存都还要被猫科动物威胁。

智人从猿类进化到今天的样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猫科动物的影响:我们直立行走,是为了站起来看的更远,早早发现有没有猫科动物潜伏在附近准备捕猎;人们选择定居、群居,也是因为人数多一些,能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在遭遇猫科动物的捕杀时,有更大几率生存下来;而人类开始通过食用肉类促进人类大脑的发展,也是得益于猫科动物——早期人类就是靠偷吃狮子的剩饭活下来的;甚至是人类的第一次大迁徙,也是跟随着剑齿虎们的足迹,从非洲跋涉到了欧洲。

所以后来,当人类掌握了使用工具的能力,终于能在猫科动物面前挺直腰板的时候,也曾经尝试过驯化这些大猫,但结果并不如人意。

现存主要猫科动物

驯服动物的基本策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你得先捕获并驯化这种动物的首领,那这个族群中其他动物自然会追随它们的首领,成为人类的圈养动物。但是,猫科动物习惯于独来独往,这种套路在它们身上不起作用。

除了驯化头领,人类驯化动物还有一招,就是控制交配,强化物种的有力特性。这点在我们熟悉的鸡和牛身上都奏效了,但对猫就很困难了。猫对于自己的“婚姻问题”非常有主见,养猫的人一定经历过带猫去“征友”,但如果两只猫对彼此没有好感,人类怎么强求都没用。

想要驯化一切的人类,对于猫这种物种束手无策,人类最终选择了放弃。

没办法被驯服的猫,最后又是如何走进人类的呢?

02猫:我驯化我自己

最后,其实是猫选择了自己驯化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呢?

因为某一天,猫似乎发现,和人类生活在一起,还是有很多好处——有能遮风挡雨的住处,随时可以获到食物,甚至人类还会为它们提供适当的医疗。

所以,最早在两河流域的人类聚落中,野猫族群中一些性格较为大胆爱冒险的成员,就开始进入人类的地盘,大摇大摆地和人类生活在了一起。

生物学家在对世界现存的所有品种的猫进行DNA比对后也发现,今天世界上所有的猫,几乎都是从最初进入人类聚落的非洲野猫这个品种演化而来。

非洲野猫,家猫的祖先,现分布于非洲及中东地区

生物学家也发现,和人类生活在一起的猫,习性和基因几乎没有过改变,也就是说,今天在你沙发上呼呼大睡的猫,和一万年前闯进人类聚落中的猫没有什么不同,离开人类后,它们仍然可以在大自然中存活。

人类费尽心机也没能驯化猫,反而是野猫登堂入室,就这样,把我们人类征服。

03猫不需要我们,但我们需要猫

即使和人类住在了一起,猫其实也没有多喜欢人类。而且,和其他人类的家养动物不一样,猫并没有太多的实用功能,反而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威胁。但我们还是对猫这种生物,欲罢不能。

对于猫的这种痴迷,人类自己也一直在找答案。

在现代科学发展前,人们认为是因为猫科动物带有巫术,能够蛊惑人心,和女巫一样危险。后来,有人认为是人感染了猫身上携带的弓形虫,产生了对猫的依恋。

但目前来看,最可靠的科学解释,还是因为——

猫,激活了我们人类的“怜幼触发特质”。

换句话说,我们人类之所以如此痴迷猫,就是因为猫长得像人类的幼儿,而我们被猫唤起了本性中的“母性”。

在我们人类的基因里,根植着对小婴儿的喜爱和迷恋:我们人类天生就对大眼睛的生物更容易动情,而猫的眼睛就很大;和其他动物眼睛长在脸的两侧不同,猫的眼睛是像人类一样并排长在脸的正前方;猫的体型也正好和人类婴儿相似,小圆脸、小鼻子,甚至叫声都像是婴儿在哭。

因此,对人类来说,养猫、照顾猫,潜意识里是在为以后养育孩子做练习,也是借机在向潜在的伴侣展示自己养育后代的能力。

现在,社会的发展也让年轻人更加倾向于养猫。由于居住空间和工作时长的限制,很多人不能养需要早晚散步和人类陪伴的狗,于是选择了可以使用猫砂、喜欢自己安静独处的猫。而在养娃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养一只猫代替婴儿,也是最为经济实惠的选择。

总之,人类如此爱猫,但从生物的角度来说,猫并不是那么需要人类,即便没有了人类,猫依然可以依靠它们的捕猎才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下去。

所以,珍惜和自家主子相处的时光吧,说不定哪一天,它就不再需要你了。

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身边养猫的朋友们。

相关阅读

爱哭的男人,更有魅力说脏话,有益身心健康

给游戏充值,是在探索人类文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by/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