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飞机

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布了准备进攻英国的16号作战指令,即著名的“海狮计划”。但这个行动到年9月17日,正好两个月的时候,希特勒不得不下达终止命令,无限期推迟这一计划,实际上等于宣布由他新手制订的“海狮计划”彻底流产了。

自从希特勒不断地从试探英法态度,到轻而易举拿下奥地利、占领西欧小国,再到法国投降,英国始终是希特勒一直要下手的对象,所以,当法国在年6月22号在投降协议上签完字后,希特勒不禁露出微微的一笑。

飞行员进仓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跟盟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给德国制订了严格的军事限制和经济制裁,在希特勒眼里,打败英法两个债主,不仅可以用不着赔偿战败损失,而且还可以交换双方位置。尤其是当法国投降以后,希特勒以为英国也是象法国一样的纸老虎,他亲自拟定了攻打英国的“海狮计划”。

之所以希特勒要亲自上阵,因为在他心里还有一个更宏伟的计划,拿下了英国,东进苏联就不会腹背受敌,可以说,“海狮计划”就是“巴巴拿萨”计划的烟幕弹。原以为这个计划天衣无缝,但却意外地遭到英国皇家空军的阻击,而且英军还是以少胜多,最终迫使希特勒放弃了这个计划。纳粹德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这样的几个因素在起作用。

希特勒演讲

首先,“海狮计划”的核心是海空联合登陆作战,但德军在一战后的发展重点却是机械化的陆军,制订计划本身就脱离了德军实际。

虽然希特勒参加过一战,还屡立战功。但他政治手腕强于军事谋略,在战前试探英法两国的态度时,法国和波兰等国都持观望和等待态度,唯有英国在暗中加强防备,当德国依靠强大的工业寓军于民,不断发展壮大国防力量的时候,英国也在积蓄自己的空中和海上优势,所以,在整个二战期间,英国的空军和海军明显优于陆军。

在民众反对德国占领西欧的反应上,英国除张伯伦在位时实行了绥靖政策外,丘吉尔上台后,他一反软弱怕硬的姿态,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强硬表态,旗帜鲜明地要英国人民站起来打击德国法西斯。

德国空军

其次,希特勒过度依赖戈林的空军,德国空军在伦敦上空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空战打击,还是以少胜多。

戈林是军事院校出身,一直追随希特勒,为他走上纳粹政治舞台鞍前马后,是希特勒最忠实的拥护者,也是他最得力的帮凶。

“海狮计划”的核心就是渡海登陆作战,但前提是戈林的空军能掌握制空权。早在希特勒拟订闪击欧洲总体框架时,戈林就深知空军的重要性,并亲自担任空军首领。

港口舰艇

但是,纳粹德国的空军组建时间并不长,是戈林主持组建的,到“海狮计划”执行前,他又专门组建了空军集团,将总计架飞机分成若干个空中作战单元,而这时候的英国却只有少得可怜的架,力量悬殊上看,戈林象是成竹在胸,因此,他对希特勒打包票说,不出四天,德国空军就会象占领波兰那样占领英国。

但戈林忽视了英国人的聪明才智,早在战役发起前,英国就在沿海建设了许多雷达预警装置,德军飞机一进入英国领空,英军飞机就会采取分批次轮流上阵,这种小步快跑的方式,也叫添油战术,让德国飞行员非常不适应,一来德军远距离起飞油料跟不上,二来德国飞机众多,相互之间又怕互损,使得空战结果,英国以较小的代价换来了德军损失巨大的回报。

德军飞机

但戈林仍然相信自己的集团作战优势,他于9月15日,集合了架轰炸机,在架战斗机护航下,准备对伦敦实施最后一击,但英军早防备,架战机分6个批次升空阻击,不到二十分钟,德机就被击落架,戈林只好下令撤退。

希特勒“海狮计划”的失败,以英国损失架飞机和牺牲名飞行员的代价,换来了德军损失架战机,击毙和俘获0名飞行员的巨大胜利。9月17日,希特勒下令无限期推迟这一计划,为自己拟定的计划失败找了个借口。

不同视角看历史,换位思考悟人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ys/1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