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小海狮出生半月遭弃养
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然而在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海兽馆里,却有位不称职的海狮妈妈。据海兽馆兽医刘苑介绍,小海狮爱莎是刚出生40天的南美海狮,海狮妈妈在小爱莎出生半个月后就不管孩子了,多亏了热心的饲养员及时采取人工哺乳措施,这才保住了爱莎的生命。 小海狮惨遭亲妈弃养! 南美海狮的妊娠期为12个月,分娩多在6~8月份,哺乳期在六个月以上,南美海狮的乳汁里脂肪含量很高,所以,出生的小海狮会很快成长。由于小海狮爱莎的妈妈是第一次做母亲,缺乏经验,仅仅哺育了两周后,她就不顾嗷嗷待哺的爱莎,独自下海玩耍了。小海狮爱莎在岸上焦急地四处找妈妈,期待的眼神望着曾经和妈妈一起嬉闹的地方,爱莎似乎还不知道妈妈已经不要它了,还满心期盼地趴在岸边等候着妈妈。看着爱莎可怜的小样子,海兽馆的饲养员也积极地引导海狮妈妈,希望它能再次担负起做母亲的责任,但是小海狮爱莎的妈妈可能厌倦了辛苦的育儿工作,拒绝给孩子哺乳,这可怎么办呢? “人工哺乳”危情营救! 小海狮若再不及时补充营养,就会危及生命,海兽馆的工作人员决定采取人工哺乳措施。饲养员准备好了专用的奶瓶和奶粉,为了使营养更接近母乳,兽医刘苑还在奶粉中按1:1的比例加入黄油,为小海狮补充脂肪。调配的水温也有讲究,不能太凉或太热,否则不利于小海狮的肠胃吸收。一切准备就绪,饲养员蹲坐在地上,抱着如婴儿般的小海狮爱莎开始给它人工哺乳,可怜的爱莎一定是饿坏了,张开了小嘴就要吃奶,可是过了半天奶瓶中的奶水还是没有减少,这是怎么回事呢? “特殊技术”首获成功! 小海狮爱莎吃不上奶就无法及时补充营养,这可急坏了一旁的兽医刘苑,仔细观察后她找到了原因,原来是习惯了母亲哺乳的爱莎,根本不会自主吮吸。又一个挑战摆在了面前,看着可怜的爱莎浑身湿漉漉地趴在角落里,圆鼓鼓的眼睛望着奶瓶却吃不到奶,发出了打蔫的“咩咩”声,看着真让人心疼。为了让爱莎尽快地补充上营养,工作人员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采取“插胃管哺乳”的特殊技术。这个办法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因为小海狮太小了,难以让它稳定下来并积极配合,然而要想从小海狮嘴中把管子插进胃里,必须让小海狮乖乖听话。于是,饲养员像哄小孩子一样把湿漉漉地小爱莎抱在怀里,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小海狮,轻声地和它交流,慢慢的爱莎放松了下来,安静地躺在饲养员的怀中,饲养员拿出了已经连接好胃管的奶瓶,爱莎自然地张开了嘴,饲养员很顺利地将胃管送进小海狮的口中,看着奶瓶中的奶水慢慢减少,小海狮的肚子渐渐圆鼓起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饱餐一顿后的小海狮爱莎明显有了精神,趴在饲养员腿上,一会儿翻个身,一会儿拍拍双鳍,好像见到了妈妈般高兴。 小海狮的“黑色”记忆! 小爱莎渐渐的和饲养员熟悉起来,现在的爱莎特别喜欢粘人,一见到穿黑色衣服的饲养员就跟在他们身后走,小家伙也特别喜欢热闹,一见到人多,就撒欢地玩起来,自己在地上转个圈,时而用前鳍摸摸自己的小脸。小家伙现在对什么都好奇,一听到声音,就东瞅瞅西看看,然后顺着声音的方向,“吧嗒吧嗒”的蹭过去瞧瞧。小海狮爱莎对色彩的识别度很高,可能黑色接近小海狮妈妈身体的颜色,小爱莎一见到穿黑色衣服的工作人员就贴上前去,用圆滚的身体蹭在饲养员周围。饲养员们也非常喜欢小爱莎,还给它准备了小玩具,在蓝色的海边,热心的饲养员和小海狮爱莎一起玩耍,一幅人与海洋动物和谐相处的感人画面展现在游客面前。在老虎滩海兽馆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小爱莎体重已经达到了16公斤,毛黑亮柔软,眼睛炯炯有神。 据老虎滩海洋公园海兽馆的兽医刘苑介绍,现在小海狮每天要吃四餐,随着小海狮一天天地长大,除了哺乳外,饲养员还将鲭鱼、鲐鱼、多春鱼等最精华部分加工处理好,配上必须的营养物质,帮助恢复和增强小海狮的体质,这样可以让爱莎尽早地回归到海狮群体中。因为小海狮爱莎的体质与同龄海狮相比还是较弱,所以长大后的爱莎仍将成为饲养员们的重点照顾对象。 为挽救小海狮生命,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海兽馆打破了常规,采用“插胃管”方式人工哺育小海狮,这种特殊的哺育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也为人工饲养、繁殖、研究海狮的科研工作方面提供了可参考性资料。 获取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更多消息,欢迎订阅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yangpark。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xx/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游出行正当时,杭州这些地方绝对不可错过
- 下一篇文章: 影像攻略加拉帕格斯达尔文与他的物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