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酥种草

Vol.75

衣食住行吃喝玩乐

“一只行走的种草机”

??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早上看电影,洗完澡吹完头发出门,发现距离开场就剩10分钟了。

好在近,被我赶上了,体会了一把包场的兴奋和寂寞。

所有的情绪都只放映给我一个人。

整个电影,就两个人,男主富春(赵又廷饰),女主如意(杨子姗饰)。

两个人,演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在那样受限的环境下,基本没有什么发展故事性的可能,但凡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的呈现,怕都是超现实。

片子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大概是朴素又珍贵的真实人性。不存在至善和至恶,善恶可以在瞬间切换。这种复杂,平凡、真实又感人。

全片的故事线很完整,节奏感把握得也很好,会让你揪心让你紧张也会让你放松让你会心一笑。据说还是除了BBC纪录片以外,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极实地取景拍摄的故事片。

?(????ω????)?友情分割,以下内容涉及剧透,不喜欢被剧透的话可以不用下拉~

富春

一个贪婪鸡贼的商人,一个坚实可靠的男人。

一场坠机,把富春和如意困在了南极。极昼、冰雪、苍茫、没有方向,仿佛整个极地世界就剩下这两人。如意被残骸砸中腿,被困在舱里,而富春自己逃跑了。

是,他没有义务救她,在这种生死之际,没有办法用道德去捆绑人性。

但他后来还是折回来,大概是人性的挣扎。我想了想,他一个人跑出去也活不了。毕竟是一个智商只够想出“在雪地上画SOS”的商人,他回来救如意,也算是他自己的一个善报,是因也是果。没有她,他活不了。(但他当时应该也没想这么多)

富春一身西装皮草在雪地里挖坑避难的时候,就像一只熊;在给行李减负的时候,依然不忘把美金塞到皮草的内口袋里;在雪地里捡到屎块误以为是陨石的时候,兴奋到不行,觉得自己要发财;因为丢鞋而不得不去遇难同伴的尸体上扒下鞋子,然后又默默地放了美金……

多少是个贪婪鸡贼又有点小可爱的商人。

但富春也有另一面,反差萌最为致命。

科学家和商人本来就是完全不同的职业,共同话题也很少。正是因为处在非常态的环境里,两人也才会发展出不一样的微妙关系。

富春饿得睡不着的时候会让如意讲极光产生的原理;在出门的时候担心如意冷会把厚皮草留给她;在遇到雪崩、掉进冰裂缝、落入冰窟窿时,求生的欲望不是自己,而是想着要是自己死了,那如意也活不了。他是他们俩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掉进冰裂缝那一段,是我看得最紧张的剧情。满脸冰渣,极其狭窄的裂缝,冻伤的脸颊,血红的眼睛里,透露出那种求生的意志和渴望,真的演技炸裂。

一次又一次地捶打被冰封的洞口,一次又一次试图点燃打火机,就像是寒冷雪夜里卖火柴的小女孩。(拍摄时候一定吃尽了苦头)

冷让人恐,黑更让人惧。

如果是我,可能会想,陷入这样的困境,我要努力吗还要努力吗,要不然就算了吧……但富春不是的,他的命留着是为了救如意的,为了她,他一定要活下去。

如意

一个理性严谨的科学家,一个软弱恐惧的女人。

在雪坑里避难的时候,因为下半身动弹不了,富春又出去找路。如意只能眼睁睁看着几只贼鸥残忍地啄着遇难同伴的尸体,要忍住极大的恐惧,还不能哭出声。

贼鸥张着血口,镜头又不断拉近的时候,就连离屏幕那样远的我,都感到了深深的恐惧,真的害怕到从心底发颤。

那一刻,如意的自身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她惊恐到瞳孔都放大。这时候,她不再是冷静理性的科学家,她只是个人,还是个女人。

在如意的专业领域,她可以像个永动机一样碾压富春成渣渣,但是现实却让她不得不低下头克服羞耻依赖他。

因为腿断骨头错位,没办法自己脱裤子也没办法自己上厕所。这一窘境,让她说不出口又不得不说。如意和富春睡的是上下铺,她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憋着眼泪,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敲上铺的床板。富春问她怎么了,却又缄默。

她想说,但怎么说得出口啊。

这是一个人的羞耻心,更是一个女人的羞耻心。

让陌生男人帮自己脱裤子,这要克服多大的羞耻,那几次敲床板却又不说话的情节,很真实。就像是《猎场》里,胡歌几次想要亲吻菅纫姿,对方总是回避,在回避完却又忍不住揪衣角的内心纠结。

如意割腕自杀那一段,我起初是非常不理解的。心想着,富春还在找路,罐头还没吃完,柴油也没用完,怎么就要自杀了呢。活下去确实很难,但活着就有希望啊。

当两天未归的富春历经艰难跑回小屋,却在雪地里看见周遭都是血的如意。他抱着割腕的如意说:“如意,我们活下去好吗”。那时候我又觉得自己太过想当然,想法太轻飘飘了,宛如跟抑郁患者说“你要阳光一点你要好起来”那般苍白又无力的鼓励。

突然就能理解如意自杀的情节了。

当时富春身上所带的粮食和装备只能在户外支撑两天,但他遭遇了掉进冰裂缝的意外,没能及时回来。如意在家绝望地吃着罐头,好不容易爬出木屋试图打开燃气机取暖,却又拉断了开关绳。

她是有过努力的,她是想要活下去的。

富春是她生的希望和寄托,一直未归导致她内心的灯熄灭了。觉得这样下去自己早死玩死都得死,不如就此了结,反而可以早点解脱,不再忍受孤独和病痛。

而当富春回来的时候,她才重新点燃希望,回应:“富春,我们要活下去”。

这时候的两人,才完全是彼此生存的支点和动力。

之前看到有人在影评里写说,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发展一条感情线,就不能是人性之美互相救助吗。

我???

在那样的极端环境下,全世界四舍五入就剩下他们俩了。都已经是彼此生存的支点和动力了,都超越生死了,发展点感情算什么啊算什么,没有才不是正常人吧。

也许就像如意后开说的那样不如“相忘于江湖”,就算真的回到现实生活,他们俩也许也会为了柴米油盐吵架不合。但在那样的极度孤独环境里,有个人就已经是生存的慰藉了,更何况是一个不顾生死照顾你的异性。

在极端环境下求生,总是要有点寄托的,那是克服所有痛苦坚持下去的执念。

如果求生的欲望只是我自己,我自问真的没办法努力,但如果是为了家人,一定会向死而生。

当富春终于找到南极站,已经没有力气呼救,用尽浑身力气挥臂撞击油桶,死一般寂静的极地里,只有那一次又一次的重锤,仿佛最后的呐喊。

我活着,是为了你能活着,我要找到人回来救你。

如意每天在木屋里祈祷,给富春写《南极生存手册》,她对富春说,你不应该死在这儿,不应该被我牵连,算命的说了你一定会子孙满堂寿终正寝。

我希望你活着,没有你我会死,但没有我你也能活着的,而你活着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两者有区别,也有重叠。

是彼此的生存支点,却也不是充要关系。富春是如意生存的希望,如意是富春生存的动力。但我觉得如意是一个为梦而生的理想主义者,她其实更多地成就了富春,让他变得更好更勇敢,颇有点精神指引的感觉。

关于最后如意到底是生是死,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

但我刷微博发现,富春本人也觉得没有死,真好啊。人们依然还是会期待圆满结局,日子本来就带着苦,总还是要多少有点温暖美好的幻想吧。

我们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遭遇这样的极端的环境,不会历经真正的“相濡以沫”。也正因为这样,看到电影里的演绎才会觉得愈发感动和想要珍惜当下的人和事。

所谓,爱你如生命,爱你胜过爱自己。

其实最初看到电影宣传语是“爱你如生命”的时候,很自然能联想到情话大王王小波的那本书《爱你就像爱生命》。当我看完电影的时候,觉得书里有两处文字最应景: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

·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

◆◆◆◆

愿有一个人

爱你如生命

晚安

?

欢迎支持酥的种草事业

爱心投喂??

随手分享朋友or朋友圈??

解救良心(但不红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sh/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