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1期目录

特 稿

哲学与历史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解读“习近平时代”

强世功

专题: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

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

张志强 李放春 潘 维 欧树军 潘妮妮 老 田 谢茂松 章永乐 陈 颀 丁 耘 徐俊忠 宋少鹏 贺照田 董丽敏 张 华 谭同学 肖文明 何 浩 郭春林

人文天地

保守与激进:委以重任的近世歌谣

——李素英的《中国近世歌谣研究》

岳永逸

连续与转折:民族独立运动中的“反殖民主义”问题

熊 鹰

法学与政治

重思内外:作为国际体系解读者的康有为

章永乐

经济社会

怎样推进中国农产品纵向一体化物流的发展?

——美国、中国和“东亚模式”的比较

黄宗智

通过整体论社会学来思考农民工子女就学现象的民族志研究

贾清源(CamilleSalgues)

“他者的世界”

何谓足球的人类学研究

——一个中德足球哲学实践的对比观察

庄孔韶

阿卡人橡胶种植的文化实践

欧阳洁

现 场

归化、自由帝国与保守宪制

高全喜 田飞龙

封二/封三:都市田野之一

南厂田野与生命历程

贾文娟

年第2期目录

专题:三线建设

东北支援与三线城市发展

周明长

突破与回归:辽宁三线建设述论

黄 巍

三线铁路与毛泽东时代后期的工业现代化

柯尚哲

近五年来三线建设研究述评

徐有威 周升起

人文天地

社会革命与亚洲改造的大视野

——尾崎秀实的现代中国论

赵京华

“铁钩”与“豆腐”的辩证

——对梁漱溟20世纪50年代思想张力的一个考察视

潘家恩 张 振 温铁军

托尼的乡土中国重建方案与青年费孝通的三次系统回应

黄志辉

南方来信:越南现代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

李广益

法学与政治

中国的正义体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黄宗智

治理研究:正本清源

王绍光

经济社会

医院私有化:动力与困境

林辉煌

“他者的世界”

寻找家园:少年扎西的媒介之旅

郑 欣 次仁群宗

封二/封三:都市田野之二

在大都会发现“地方”

张劼颖

年第3期目录专题一:从乡建到革命

重思乡村建设与乡村革命

潘家恩

“有实无名”的乡村建设

——从费达生的社会实验说起

金一虹

从“炸弹”到“微生物

——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中的革命意涵

杜 洁

从平民教育、县政实验到土地改革

——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乡村改造”道路

张艺英 温铁军

从“创置社田”到“农地减租”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对土地问题的探索

李 军

不激进的革命

——延安乡村建设再理解

高 明

20世纪50年代乡村改造:没有“乡建派”的乡村建设

仝志辉

从农村复兴到乡村振兴的百年跨越

王先明

专题二:中国新时代的小农经济(之二)

中国新时代小农经济的实际与理论

黄宗智

中国农业转型及其动力机制再思考

——基于皖南河镇的经验研究

陈航英

中国农资市场变迁与农业资本化的隐性路径

陈义媛

农民经济的分化与转型:重返列宁-恰亚诺夫之争

张慧鹏

人文天地

毛泽东“理一分殊”思想发微

——纪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八十周年

李放春

法学与政治

全面从严治党的宪法工程学

李少文

经济社会

“大政府”的兴起:经济发展与政府转型

——中国政府公共收入水平研究报告(—)

焦长权 焦玉平

“他者的世界”

以神灵之名

——泰国清迈华人精英“报”的道德实践和资本转化

马潇骁 麻国庆

“同源”与“一家”

——林惠祥、徐松石“环南中国海”古代民族关系研究的时代意义

杜树海

封二/封三:都市田野之三

倾听生命的故事

余成普

年第4期目录专题:革命中的婚姻与家庭

走出家庭与巩固家庭: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妇女解放(—)

王 颖

“民主和睦”:年《婚姻法》的宣传实施与新家庭建设

张 华

“解放”的历程

——20世纪50年代华南农村妇女的生产与社会再生产

刘 亚

人文天地

东亚小农社会的形成

宫嶋博史

市场、职业工会与行业秩序重建(—)

——以杭州脚夫业纠纷案为例的分析

胡悦晗

历史时期地权分配研究的理论、工具与方法

————以《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为中心

胡英泽

法学与政治

反思民族国家的内外观:宪法和国际法的视角

孔 元

以大空间秩序告别普世帝国

方 旭

经济社会

中国的“元实力”

——社会人文视角下的国家综合竞争优势分析

李怀印

资本下乡与隐蔽的水权流动

——以广西大规模甘蔗种植为例

李 华 汪淳玉 叶敬忠

“他者的世界”

当香料不再稀有

——19世纪以来北马鲁古群岛丁香的消费与本土重建

童 莹

阅读

右翼革命及其文化政治

——评《革命的本土主义———年中国的法西斯主义与文化》

冯 淼

封二/封三:都市田野之四

“攸县的哥村”:一个城中村的媒介生活

丁 未

年第5期目录专题: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之九)

从“地方军事化”到“军事地方化”

——以红四军“伴着发展”战略的渊源流变为中心

应 星

土改的试点与试点的土改:山西潞城县土改整党试点研究

马维强 邓宏琴

实践中的人民性:“送戏下乡”与“群众艺人”的主体性

——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农村的戏曲民族志

沙 垚 付 蔷

人文天地

作为思想对象的二十世纪中国(上)

——薄弱环节的革命与二十世纪的诞生

汪 晖

作为义务的自由

——俄罗斯宗教哲学语境中的自由思想之管见

张桂娜

法学与政治

从组织架构到微观行动:20世纪50年代的党群组织与社会统合

郑维伟

经济社会

公共生活的恢复:改革开放后的成都茶馆、民众和国家

王 笛

作为方法的故事社会学

——从性故事的讲述看“叙述”的陷阱与可能

黄盈盈

“他者的世界”

隔离墙、土地与房屋:地缘政治与生命政治的交互

——一项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的民族志研究

赵 萱

批评

引文索引的使用和滥用

黄宗智

封二/封三:都市田野之五

回到生活本身:一个母亲的母职研究

杨 可

年第6期目录专题:技术与社会

儒家伦理与人性的未来

陈少明

技术统治与类人文明

孙周兴

人工智能的历史进步、目标定位和思维演化

陈小平

人工智能会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吗?

赵汀阳

人文天地

作为思想对象的二十世纪中国(下)

——空间革命、横向时间与置换的政治

汪晖

共和与国教

——政制巨变之际的“立孔教为国教”问题

张翔

法学与政治

陆地与海洋

——“空间革命”与世界历史的“麦金德时代”

强世功

颠倒了的中心与边缘

——地缘政治学的善恶之辨

傅正

东方法律主义的中国意涵

魏磊杰

经济社会

探寻扎根于(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

黄宗智

制造梦想:平台经济下众包生产体制与大众知识劳工的弹性化劳动实践

——以网络作家为例

胡慧任焰

不稳定的玩工:游戏模组爱好者和数字游戏产业

尤里安·库克里奇

阅读

超越集权主义模式:关于“前三十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海外中国研究述评

肖文明

封二/封三:都市田野之六

对话大地上的异乡者

郑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sh/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