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m.39.net/disease/a_5448274.html
12:34

《变·革》这个话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已经属于一个老生常谈的领域。

不过,要是从更宏观地角度带大家去认识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变」与「革」,尤其是中国汽车企业,那您是否又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机遇与挑战分别是什么?

实际上,结合ZAKER汽车行业深度的原创栏目——《ZAKER车观察》前后几期内容:

《魏建军的万辆小目标,道出了新能源车行业即将到来的严重"内卷"?》

《星越L正式上市,李书福上台讲了一席话,激动全场!》

《硬刚合资,国人怒赞,属于中国品牌的时代已经来临》

持续且深入地剖析和推演,我们发现属于中国汽车品牌的「高端化」,时常谈及的「品牌向上」,如今又悄然地站到了风口之上。

如果说以前的中国品牌走向高端是对外资品牌的模仿,那么现在的中国品牌可谓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以前,我们想努力造一台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车,各方面对标合资,对标豪车。而现在,我们有着自己的技术,有着自己的特点,有着自己的领先优势。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车企在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技术方面,已经超越了外资品牌。

因此,当敲定《变·革》这档与企业管理者对话的采访栏目时,我们就紧锣密鼓地去安排和寻觅第一期对话的人物。我们在内部做了很多种方案,罗列了长长的人物list,不断地质询,不断地否定,不断地坚持,到尘埃落定,是一个生理性短暂而又心理性漫长的斗争过程。

最终,借着成都车展的契机,我们迎来了一个珍贵的开始。

《变·革》第一期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副总经理杜国忠先生。

比亚迪的变·革:从垂直整合到开放创新

比亚迪,这三个字念出来,总从唇齿留连之间透出一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励志。可能正因为我对这个品牌比较熟悉,所以在我认知里,我想这是唯一一个在「buildyourdreams」中译之后,依然能让大家深感其中夯实拼劲的中国汽车品牌名字。

在前阵子,比亚迪发布了上半年的财报。报告期内,比亚迪实现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50.22%,实现净利润11.74亿元,三大业务均实现同比较快增长,整体营收快速增长。

同时,财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达到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51%。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6%,较年初增长接近5%,销量继续领跑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并稳居全球前列。

再加上,近期比亚迪的市值正式突破了亿,以及半导体业务发行上市也已经到达了审核阶段。

仿佛,比亚迪已经形成了"产品向上、技术向上、品牌向上"的正向循环,一时间就成为了备受行业瞩目且不容低估的中国品牌。

当然,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在采访的开始,我问杜总,在比亚迪理解里,「变·革」是什么?

杜总侃侃而谈。

"「垂直整合」与「开放战略」,比亚迪的开放是建立在自身核心技术的垂直整合的基础上,而这种开放反过来又会带来新的创新与融合。"

在杜总看来,如要深究比亚迪的本质,就必须研究其发展的每一阶段。

比亚迪是年开始起步做汽车的,此前是摩托罗拉、诺基亚、苹果、三星等知名厂商的电池供应商。

不过,比亚迪很快就迎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年开始涉足并快速发展汽车业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垂直整合战略形成并快速发展。年,比亚迪通过收购进入汽车生产领域。随后,比亚迪以汽车生产制造为核心环节,收购三湘客车,整合汽车下游销售产业链。

「我们选择登月,不是因为它们容易,而是因为它们困难。」——肯尼迪

无论何时,造车都不是一桩容易和简单的生意。从涉足到发展,如果支撑起整个企业的运转,这是比亚迪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也注定了,比亚迪的发展必定走着一条布满荆棘之路,围城之外的人看到香气四溢、肆意生长的玫瑰,而前行者每一步都在被刺穿的风险中进发。

"「供应链体系」是整个汽车行业运转的最重要支撑之一。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中下游关键产业链上都有布局,像上游的锂矿等初级材料供应链;中游的电池制造、电机、电控、IGBT等;下游的各种生产销售供应链等。"

"除了汽车轮胎和玻璃,比亚迪几乎具备所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

在杜总看来,当年"垂直整合"的必要性,孕育出了比亚迪极高的垂直整合水平,堪比燃油车领域的丰田。而且,通过对"垂直模式"的实施,比亚迪实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之余,"垂直模式"也能最大限度规避"被卡脖子"的风险。

总体而言,比亚迪的优势在于,在发展的过程中运用了产业链垂直整合战略。然而,为了适应新能源市场的"游戏规则",赢得更大的市场,比亚迪启动了"开放战略"。

"开放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态势。开放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多的可能。"

在杜总看来,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战略合作」的达成,这里面都传递着一个信号:

整个汽车的生态,正在向「开放」这个大方向走。对此,比亚迪开放了:

1、电动车技术平台——e平台

2、智能网联系统DiLink

3、在供应链层面,例如座椅业务的放开,可以使比亚迪能更集中于核心业务。

"比亚迪的开放,是建立在自身核心技术的垂直整合的基础上,而这种开放反过来又会带来新的创新与融合。"

从整合到开放,再到向上,杜国忠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发展的下半场是自信,只有自信才能走出当前面临的困局。

"其实,这几年中国汽车品牌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不管造型、智能化、还是新能源汽车方面,很多技术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的技术水平。"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了解、不认可、不喜欢中国汽车品牌,对中国汽车品牌一些固有的负面印象和认知,是所有中国汽车品牌都必须要面对的。"

对于比亚迪,杜国忠表示展现出自信,这对中国汽车品牌现阶段的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在汽车设计、在技术壁垒上、核心零部件的采购和供应、生产的精益制造等方方面面,在汽车诞生的每一个环节,与合资外资品牌相比,比亚迪都有十足的自信。

而且,单车均价的提升,就意味着品牌在定价、销量以及市场接受度和美誉度方面,均有提升,正可谓"价格向上、品牌向上"。

时不我待的机遇

受行业、车型等因素影响,比亚迪在纯电领域的市占率正持续下探、渗透。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年中国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辆,同比增长13.35%,过去五年年均复合增速为32.80%,渗透率达5.40%。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7万辆和95万辆,同比均增长2.2倍,市场渗透率达到8.7%。

而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8万辆,市占率已经超过了10%的临界点。这意味着,中国每卖出10辆汽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

再结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去年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预测估计,到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有望突破万辆,届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20%。

"关于市占率,从0-5%用了10年时间,5-10%用了不到5年时间。新能源车渗透率在今年7月已突破达到13.53%,现在正处于10-15%的阶段。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80+%还是燃油车的市场。"

杜总认为,要实现"年碳达峰、年碳中和"发展目标,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是极其重要的举措。

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比亚迪是足够的技术和成果,支撑起新能源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截止目前为止,比亚迪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万件。在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已经掌握专利超件,专利数移居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榜首。

举个例子,比如去年2月份发布的刀片电池,通过创新的的电池包结构,将电池自燃的情况彻底从电动车中抹去,彻底打消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安全方面的顾虑;

另外,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其搭载热效率为43.03%骁云1.5升发动机和最高效率达到97.5%的双电机的EHS电混系统组成的动力总成,让搭载DMI技术的产品,即使在亏电状态下,驾驶体验也如驾驶纯电车辆一样丝滑,进一步打消人们对购买新能源车的种种顾虑。

而在销量方面,比亚迪已经连续8年蝉联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年5月,比亚迪第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首个进入新能源汽车"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每月都在增长,7月新能源销量达辆。

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比亚迪自己的单月销量记录,同时也是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的历史新高,这样的成绩是我们对技术的重视的成果,

从海豚开始,比亚迪将真正驶向星辰大海

比亚迪海豚,这款让业内翘首以待的新车型,终于在本届成都车展上正式上市。9.38万元-12.18万元的售价区间,海豚,无疑是比亚迪在王朝系列之后,对于如何下沉年轻市场,紧握时下年轻人的欢喜,思考良久之后给出的答案。

把时间拨回到4月的上海车展,比亚迪发布e平台3.0,同时基于e平台3.0下的概念车EA1也首次亮相车展。概念车EA1,这个属于现在海豚车型的代号,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第一次被提及的"海洋美学"以及年初时比亚迪发布的乘用车专属全新Logo,也出现在海豚身上。

从"海洋美学"到海豚车型,这是比亚迪继王朝系列"DragonFace"的设计语言之后,再一次自我突破,完全区别于e网现售的车型外观设计。"海洋美学"的加持,是灵动,多变,饱满的整体外观之下,简洁的灯光波浪线条却体现着极简之美,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艾格说,"海豚以海洋生物和波浪为主线,运用情感化的流动线条,构建了‘海洋美学’设计理念。"

如果说,比亚迪王朝系列是大气稳重,那截然不同的海豚就是满满诚意的青春,聚集着比亚迪对于年轻用户细分市场最准确的解读。

"海洋车系具有更年轻的产品定位、更鲜明的新能源属性。海洋车系专注于纯电动车型的推广和普及,会覆盖各个车型级别,还将涵盖轿车、SUV等各个车型种类。"

"比亚迪海豚是专为新世代年轻用户打造的‘纯电新物种’。而不久之后,海洋车系会陆续推出一系列的车型:

有更加灵动自由的海鸥;有更加犀利运动的海豹;还有更加宽敞舒适的海狮……"

在杜总看来,比亚迪海豚将以萌动、聪慧、治愈和靠谱,助力新生代年轻用户从容开启都市梦想。

比亚迪的三大自信,两个不只

除了王朝系列、海洋系列以及e网,在采访的最后,杜总透露了比亚迪的高端豪华品牌即将到来。

对此,我打趣地问了一句:"如果给3~5年之后的比亚迪画一个蓝图,您觉得未来的比亚迪想要给消费者传递出一个怎样的形象?"

杜国忠表示,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秉承"强大中国车向新而行"品牌主张的同时,还基于品牌独特的核心优势,归纳和梳理了三个自信以及两个不只:科技自信、品质自信、中国自信、产业不只有汽车、业务不只在中国。

科技自信:比亚迪有刀片电池、DM-P及DM-i技术、e平台模块化、IGBT芯片、DiLink、DiPilot……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国际领先水平。

品质自信:无论是比亚迪,还是中国其他的主流汽车品牌,在汽车设计、核心零部件的采购和供应、生产的精益制造等方面,都足以与合资、外资品牌较量。

中国自信:比亚迪车系采用历代王朝命名,就是寄望把现在的工业产品跟过去的历史文化做一个很好的结合。比亚迪吸引了奔驰、丰田等国际一流品牌展开技术合作,股神巴菲特为比亚迪"代言",比亚迪早已经成为世界的比亚迪。

产业不只有汽车:很多人以为比亚迪只有汽车,但其实这仅仅是比亚迪产业的一部分,比亚迪集团四大产业,电子、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

业务不只在中国:比亚迪电动汽车已经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城市,也是唯一的一家,真正意义上将汽车推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

从低端、中端到高端,从整合、开放到发展,从研发、供应到生产,不难看出比亚迪的雄心一路见涨。相比于靠卖车建立高市值的特斯拉、年年亏损的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比亚迪如今正依据着自身传统车企优势,将未来发展空间一一落实,那就不必惧怕高估值所带来的困扰,也不用担心消费者持双重标准要求中国汽车品牌。

因为,等到那时,薛定谔的比亚迪。

有足够的实力,足够的自信,BuildingYourDrea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sh/11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