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4日,我曾发了一篇:时间管理已经落伍了,你不妨试试精力管理、注意力管理关于精力管理,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在此,生活教练刘西权借用几种动物的精力管理模式,稍稍探讨一下人精力管理——任何生命体都要从外界吸收物质,在体内转化成能量,然后它才能新陈代谢,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植物的能量从太阳光、二氧化碳等中来,能量转化太低,所以它们不能随处走动,种子落在哪里,就在哪里发芽、成长,度过一生。动物们则可以通过吃掉植物来谋生,能量密度高了,利用效率也高了,所以它们的生命力就旺盛得多,可以到处跑。但是,动物们要想获取食物也不容易,所以它们需要进行“精力管理”,以最高效地利用摄入的能量。熊,杂食动物,鱼、昆虫、草、果实、蜂蜜等,几乎什么都吃。冬天食物短缺,它就冬眠,降低体温、减慢心跳,光靠体内储存的脂肪就可以过上几个月。熊在捕鱼时,方法很巧妙,不费力气鲨鱼,海洋食物链顶端,可以获得的食物很多。但是,它在捕食时很注意节省体力,一般是采取突袭,咬掉猎物一块肉,让其流血而死。人们在海里游泳,被鲨鱼袭击,如果你清醒镇定,挣扎反抗的话,它基本上会放过你。所以你可以理解,被鲨鱼袭击的人很多,但丧命的却不多。鹰,空中霸王,它在飞翔时却懒得使力,而是借助上升的气流在空中滑翔。当它发现猎物时,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俯冲,在距地面数米的高度,展开翅膀,用爪子抓住猎物。然后,鹰再向上飞到50米左右的高度,松开爪子,猎物就被摔死了。于是,鹰就饱餐一顿。鲨鱼咬死一只海狮,鹰抓死一只鸡或兔,并不是难事。但是它们并不想打上一架,因为猎物总会扑腾,这就要多消耗它们的能量。聪明的猎手才不干这样的傻事,只有养尊处优的猫才会把捉到的老鼠慢慢玩死。再说回我们人类。今天,人类获得能量太容易了,大部分人还愁着能量过剩呢!如果说在食物短缺的时代,我们要搞好精力管理,节省能量,那么,现在的我们是不是要勤于折腾以消耗更多的能量呢?就不需要做精力管理了呢?错了!如果单纯以我们每天吃进的食物,所含的能量确实够用的了。但问题是,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后,转变成能量的时候,并不是有效地促成人的精力(或生命力)。吃得多了,反而让人精力不济。能量储存在体内,转变成脂肪,反而成了人的累赘。过多的营养,还会带来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毛病。因此,关于人的精力管理,有这样的几个要点:1、合理摄取能量熊也好,鹰也好,鲨鱼也好,在野外生存的时候,它们知道自己吃多少,知道自己吃什么。一旦被关进动物园,食物无忧,它们就没有活力没有野性了。人也一样,不能吃得太多太滥,而要根据需要自身的需要,科学饮食。2、做最有效的事管理首先是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有时候我们在追求效率的时候,常常忘记另外一个比效率更重要的概念,就是效果。鲨鱼、鹰捕捉猎物,不讲究正大光明,也不需要展示自己的勇武,能以最小的代价杀死它,就达到目的了。我们做事情,并不需要做得太多,而要瞅准关键环节,一击而中,以效果为导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在杂事、不重要的事上浪费了精力,那么在要事上的精力就少了,当真正需要精力的时候,反而没力气了。3、追求强韧性熊也好,鲨鱼也好,鹰也好,它们一方面能有效地猎食,另一方面也有着顽强的适应能力,生命力极其强韧。它们可以一次吃很多,也可以很长时间不进食。它们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多吃,需要储存能量,因而不会被困难击跨。任正非说,公司赚了大钱,如果用得不好,反而有害。就像一个人吃多了,如果不运动,把它变成肌肉,就会堆积成脂肪,变得虚胖。公司赚了钱要花出去,要搞研发,为未来储备技术。我们个人在食物充足的时候,也要为未来做准备;在有余力的时候,要提高个人的能力。这样,我们的生命就有强韧性,不会被轻易击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fb/1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