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品牌向上技术创新规模效应,1月销量
(报告作者:安信证券分析师徐慧雄) 2月1日晚比亚迪公布了年1月的销售数据,共计销售新能源乘用车辆,同比增长61.6%。行业淡季销量表现依旧较好:M1比亚迪共计销售汽车辆,同比增长58.6%;包含新能源乘用车辆,同比增长61.6%,其中EV车型销量为辆,同比增长53.79%;DM车型销量为辆,同比增长69.37%。年一月起新能源车国补完全退出,纯电/插混车型的补贴分别减少了/元,又叠加了春节假期的影响,M1是新能源车市的相对淡季,但比亚迪的销量表现依旧亮眼。 分车型看:1)M1比亚迪汉销量为辆,环比下滑59.34%;唐系列销量为辆,环比下滑55.91%;海豹销量为辆,环比下滑56.96%;秦系列销量为辆,环比下滑45.87%。整体来看销量环比下滑幅度较大,原因预计是受到了行业淡季消费者的购车意愿较低的影响,且上述车型前期积累的订单相对较少。 2)M1宋系列销量为辆,环比下滑28.84%;元系列销量为辆,环比下滑21.17%;海豚销量为辆,环比下滑32.29%;驱逐舰05销量为辆,环比下滑17.68%。整体来看,主销的经济型车的销量环比下滑幅度较小,原因预计是宋PLUSDM-i、海豚等热销车型前期累计的订单相对较多。 3)M1护卫舰07销量为辆,环比增长.39%;腾势D9销量为辆,环比增长7.28%,均实现了环比正增长。原因预计是上市时间较短,上月基数较低,且在手订单较为充足。 销售结构优化趋势长期不变M1比亚迪高端车型合计销量占比为26.11%,环比下滑了5.18pct;主销的经济型车合计销量占比为73.17%,环比增长了5.85pct,预计是受到了行业相对淡季的影响。年海狮、腾势N7、仰望U8、U9等高端新车预计会陆续上市,有望拉动高端车型销量增长和占比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公司销售结构优化的趋势不变,单车盈利有望继续向上。 对年公司业绩较为乐观:1)涨价能对冲国补退出的压力:年起公司对旗下大部分车型涨价-元,能够部分对冲国补退出的压力。在消化完在手未涨价订单后,Q2起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 2)规模优势继续凸显:年比亚迪的产能预计会突破万辆,交付量有望再创新高,能够会带来更明显的规模效应。 3)DM-i车型盈利有望超预期:年插混车型国补退出的金额相对较少,在涨价、技术升级和规模效应的共同推动下,比亚迪的DM-i车型的盈利有望逆势提升,拉动盈利超预期。 4)原材料价格有望回落:M1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8.7万元/吨,较Q4下滑了11.7%。若年电池级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继续下滑,将会给公司盈利端带来明显的利好。 持续看好公司业绩长期潜力展望未来3-5年,三大要素有望持续驱动公司业绩高成长。 1)品牌向上:公司持续通过高价格产品和精准营销、优质服务等措施来实现品牌力的续向上,如今汉、海豹等高端车已经站稳脚跟,腾势、仰望等高端品牌陆续发布,长期有助形成明显的产品溢价; 2)技术创新:比亚迪深耕新能源车三电技术,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公司产品持续领先、成本逐步降低,实现盈利的持续向上; 3)规模效应:随着总量以及收入的扩张,单车折旧摊销、费用率有望持续下行,进而实现较高的盈利弹性。因此我们对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较为乐观。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详情参阅原报告。 精选报告来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by/11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比亚迪海豹海狮海鸥等新能源车陆续上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