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佛山能否成为更多年轻人的诗与远方
制造业大市佛山,正努力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在南海,“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于11月18日开幕。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3个艺术项目分布在西樵镇全域,以艺术表现手法诠释“最初的湾区”。 在禅城,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创意周17日开幕。为期7天的陶瓷创意周,禅城向世人描绘了一个全新的美陶湾。 不仅如此,较早前举办的佛山三龙湾艺术文化周系列活动、南海大沥稻田音乐节等活动,也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场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同一时间,多项重磅活动接连上演,文化在佛山的热度达到新高。这传递出哪些城市发展新趋势?面向全国,佛山又将如何成为更多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大地艺术节作品《海洋漫步》,作者:向阳。 焕新城市IP 对传统人文进行“二次创作” “爱上南海!”11月20日,来自上海的网友“ogbb”在参观完南海大地艺术节后,兴奋地在小红书APP上记录自己的感想,并附上了多张作品照片。 这几日,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以“南海大地艺术节”等为标签的话题热度迅速攀升。南海、西樵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网友的视野中。 文化艺术是城市“出圈”的流量密码。乌镇的案例就很有代表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乌镇戏剧节已成为当地最负盛名的文化产品,甚至成为乌镇的城市IP。显然,乌镇戏剧节闯出了一条传统古镇与文化艺术共荣的新道路。 禅城、南海选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举办大地艺术节和陶瓷创意周,是政府主动为之,精心谋划。 首届南海大地艺术节的活动主场西樵山自不必说。它坐拥“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美誉,更以“珠江文明的灯塔”的盛名冠绝岭南,有美景、有内涵、有精神,堪称岭南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大地艺术节作品《蒲公英》,作者:诺曼·穆尼。 以西樵山为代表,南海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总策划孙倩就表示:“自今年8月份开始,大地艺术节团队走遍南海大地,发现南海底蕴极为深厚,而且是一种难得的,随着时间长河流淌至今的活态文化。” 中国(佛山)陶瓷创意周的举办地南风古灶同样久负盛名。它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年薪火相传。而美陶湾所在地石湾,更有着悠久的制陶史,一句“石湾陶,景德瓷”形象概括了其重要地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朱乐耕评价道:“佛山石湾自古就是有名的陶都,在历史上其生产的公仔、动物、器具以及与传统建筑相结合的屋脊陶瓷艺术,誉满全球。” 如何让激活传统文化资源,让其成为具有传播力的城市IP,“二次创作”很关键。 “酒香也怕巷子深。”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顾江认为,要让城市IP“出圈”需要制造爆点,可以依靠内容加持,赋予符号跨界叙事能力,也可以依靠全媒体矩阵的宣发传播,满足公众体验式、沉浸式的需求。南海和禅城做的就是这件事。 “大地艺术节”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艺术节品牌,其特色是突出“在地性”,让艺术发生于乡村,以自然为场景。南海引入大地艺术节,且计划连续10年举办,一方面可以借国际化艺术表达为本地传统文化、自然风貌赋予新内涵,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通过艺术节的品牌引流,拉动本地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 禅城也同样如此。“本来与未来——让历史文脉在城市更新中活起来”,这是本次陶瓷创意周的主题。禅城正借助大型品牌活动擦亮陶瓷文化IP,通过城市更新让美陶湾“活起来”,进而打响城市品牌。 拓宽文化边界 打开跨界融合新想象 佛山各区对文化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ys/10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溜娃好去处,这里可以和鱼儿起舞悠游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