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方人的南海调研手记为什么这里盛产
来源:秦朔朋友圈 9月15日-18日,秦朔朋友圈一行应邀来到佛山市南海区调研。南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是广佛天然的交通要道,面积平方公里,截至年底,拥有户籍人口万、常住人口万。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南海创造了全国首富县、“广东四小虎”、中国县域经济排头兵的奇迹。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中,南海区已连续6年稳居第二位,同时,南海区6个镇全部进入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名榜单,其中狮山镇继续保持第二位的优异成绩。 南海之行,对我这个北方沿海小城人来说,有着无比强烈的吸引力。 调研前,我专门做了功课,我所在的地级市,辖区面积刚好是南海这一个市辖区的五倍,常住人口方面两者却差不多,都是万上下浮动几万,只不过人口结构有所差异,我们是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南海刚好相反,高达多万外来人口入“海”淘金。 同样是万常住人口,创造的经济价值却不可同日而语。 经济总量方面,如年的GDP数据,我们一个地级市是多亿,南海一个区却接近3亿,其中单独一个狮山镇的GDP就有亿元。 调研中,当地不止一位政府官员表示,南海的GDP存在较大程度的低估。例如,一汽大众这种在南海设工厂、总部在外地的企业,其生产总值被统计在总部所在地,而不是在南海;又比如,许许多多遍地开花的家庭作坊、小微企业的生产总值没被统计到GDP中,聚沙成塔,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考虑到我们省(山东)去年挤水分去掉了近万亿的GDP,我在想,我们的真实差距是不是还要大? 人均收入和存款方面,南海区都是我们的两倍。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我们是2.7万元,南海区是5.5万元,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我们是亿,南海区是亿。 在居民收入和储蓄方面,南海人特别自豪,对比竞争对手昆山和顺德,虽然他们在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方面比南海高,但是南海在藏富于民方面更胜一筹,他们以南海最富裕的大沥镇为例,30万的人口,居民存款有多亿。 写作本文的时候,我又在网上确认了一遍数据,目前大沥镇的户籍人口约30万,常住人口是60万左右,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就已达到.5亿元,年5月份,该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7亿元。 作为“中国铝材第一镇”“中国内衣名镇”,大沥镇的民营企业遍地开花,几乎人人经商、家家有厂,虽然统计到GDP里的数字只有亿,但是居民的获得感却实实在在体现在银行存款里。 我去年写过一篇《山东个税总额与GDP规模的背离之谜》的文章,虽然我们的GDP总量不低,但是跟居民收入正相关的个税收入只有广东的1/4,不足浙江的1/2,一个靠工资性收入,一个靠经营性收入,一个打工,一个有产,获得感自然差距明显。 在代表先进生产力、体现高质量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本文以下简称高企)方面,我们更是汗颜,年底南海区的高企高达家,我们这边只有截至到年1月的数据,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只有家,不足南海区的十分之一。 跟我们这边政府里的朋友交流起两地高企数量的差距,朋友说,数量上有差距,质量上可能也存在很大差距。 当然,我们也不是自惭形秽、妄自菲薄,但只有正视落后、正视差距、以先进者为师,才能奋起直追,以期共同创造、缩小差距。 原腾讯副总裁、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博士在《各个文明的竞争,比的到底是什么》中讲到,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是一个地区的能量总量,而充分条件是能量密度。在早期文明中,在一个小范围内人口和能量密度比较高的地区,会先出现文明的曙光。今天,大城市密度大,乡村密度小,因此文明,特别是科技,总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都是万常住人口,我们的面积是南海区的五倍,人口密度只有南海区的五分之一,而实际上可能更低,因为在调研中,多位当地官员表示南海区实际管理人口估计在~万之间,这一数据是根据通讯公司的手机热点来判断的。(这里要解释一下常住人口和实际管理人口的概念,前者是指全年在某地居住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的人口,后者通常包括了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外籍人口等。) 我们的人口密度小,分工就不会很细,而分工是提升效率、提高交易各方福祉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的经济内生成长性和科技创新程度自然就差很多。 当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锅”不能只甩给人口密度,毕竟从省级区域来看,山东的人口密度和广东的人口密度其实是不相上下的。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浙江:零资源经济的奇迹》,对比黑龙江优渥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近乎零资源的浙江却实现了绝对逆袭,所以观察区域经济成长,我们更应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xx/9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全国实力最强的三个镇,到底有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