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3日,柯明高调地划过了长江,他是一个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当代艺术家,轰动了“百年湖美”的朋友圈。

其实,对于从娘胎里钻出来就会划水的武汉人来说,虽然不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儿,也谈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

年武汉举行的横渡长江活动

但最大的看点在于柯明本人并不会游泳,因而冒了生命的危险。他搞得瓜众们胆战心惊、瞠目结舌,遂被媒体称为是不要命的“行为艺术”(注1)。

横渡长江是江城武汉一项传统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自民国年间开始兴起、解放后至今已组织了几十次之多。

倘若硬要把划水与“行为艺术”扯在一起也不算牵强,盖因体育是强健身体的行为、而艺术则是强健心灵的行为,即过去常说的“体、音、美”不分家。

马三和

“百年湖美”历史上还有过一位横渡长江的艺术家,名字叫做马三和。

他的原藉为直隶开州(现河南濮阳),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

其父亲马名海、字仙峤,庚子赔款第二批赴美的留学生,与胡适一道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后历任民国时期云南大学的教务长、代校长,云南省气象台长等职。

马三和自幼酷爱艺术和体育,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他受业于徐悲鸿的门下,学习勤奋、刻苦钻研,打下扎实的造型基础。除了中国画的写意人物创作之外,速写、水彩和版画样样都拿得出手。

《领救济粮》(水墨速写.约年)马三和

他还积极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创作了大量讽刺当局的漫画。毕业时徐悲鸿想让他留校,但遭到当局驻校专员的反对而作罢。

年马三和到上海任教,担任了上海育才学校美术组主任。

年底武汉解放后急需美术创作人才,他一位早期投身革命的同学华夏担任了省文联领导,邀请他加入了“华中文工团”仼创作员;年为“中南美术创作组”成员。

约年“中南美术创作组”在东湖合影(后排站立者左4为马三和)

《勇夺机枪》(中国画·约年)马三和(题跋:万水千山捣贼巢,西川天险漫岩峣,长征犹记方团长,勇夺机枪过索桥。)

《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国画.约年)马三和(题跋:电灯照亮了眼,主席著作照亮了心。)

年,他转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中南美专)(注2)绘画系国画专业的教师,并担任速写教研组的组长。

年,他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和刘少奇等的接见。

但这段光辉的事迹,由于年代久远,现在的朋友圈知之甚少。

《毛主席视察炼钢厂》(水彩画·年)马三和

《破土动工》(水彩画.约年)马三和

恰好我手边有一份年第9期的“美术”杂志,上面刊登了尹国良的文章《为了美术事业的未来-记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的马三和同志》。

我们来看看尹老师是如何描述他的:

“年的暑假,中南美专迎接了一位新的教师-马三和同志。

一般地说,教学工作对他并不是怎样陌生的,然而,初到学校时心情并不怎样开朗,他暗暗为自已失去了创作条件而感到惋惜。然而由于工作的需要,他终于转到教学工作上来了。

第一个学期开始,就给他安排了三门课,担负了近小时的教学任务。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一门新开的课程-透视学-交给了他。

《人物动态》之一(速写)马三和

《人物动态》之二(速写)马三和

《人物动态》之三(速写)马三和

解放前在旧的学校学的那点东西难道可以拿来教学生吗?说理论不理论,说实际不实际,干巴巴的没有人对它感兴趣的。

因此,他以惊人的毅力展开了自已备课的活动。当他深夜伏在案头工作时,不了解他的人以为他从事的不是透视学,而是在作某种科学实验。

他收集了自已所能收集到的一切:脸盆、玻璃板、铁丝、皮鞋盒子、电灯、马粪纸等等,利用这些东西制成方形、回形、各种角锥、各种透视学上所需要的,市面上不可能买到的直观教材用具来说明透视原理。

《打场》(速写.约年)马三和

他的课程内容中充满联系创作和现实生活的内容。他的教材来源是在不断补充和丰富着的,某个同学的创作画面或素描习作,经常会成为他透视课教学的材料。

‘在江边’、‘在海滨’、‘铁路旁’、‘工人新村’,一系列带有人物、道具、环境、地形要求的透视题材练习,为同学们的实际应用奠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学期结束,学校征求同学对教师的意见时,大家对他没有任何意见。唯一的意见是,他,应该成为教师中的模范……。”

尹老师的娓娓道来,让优秀的艺术家和教师马三和,从时光的深处鲜活地走了出来。

年,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编写的教学大纲、科研、创作计划登记表。

看官们都晓得,中南美专自年南迁至广东后,改头换面叫做广州美术学院。

那么,问题也来了。

马三和为什么留在了湖北艺术学院(注3)呢?

实际上,当时马三和已经办好了全家人迁移的手续,家具也搬上了火车。但传来了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张体学的指示,点名要求把马三和留下来。

《不屈的人》(书籍插图)马三和

上世纪60年代,他住在昙华林老湖美18栋教工宿舍的筒子楼里,盛夏的夜晚既无电扇又无空调,邻居们都在外面乘凉,他却总是猫在酷热的阁楼上画画。

常常会听到有人喊:“马三和拿汇款单”,引起了无数的羡慕嫉妒恨。

他最擅长的是画书籍插图,由于文学功底好,各类人物形象抓得准,画的又快又生动,因此每个月都会收到出版社的稿费。

《奇异的故事》之一(插图.年)马三和

《奇异的故事》之二(插图.年)马三和

《奇异的故事》之三(插图.年)马三和

那会儿没有摄像头,公安局抓罪犯要求助于画像。美院派去的画家总是马三和,他根据目击者叙述所画的嫌疑人,与抓到的罪犯一模一样。

他的业余爱好是体育运动,尤其是游泳。

为增强体质和毅力,长年坚持的长跑、洗冷水浴。年,他以中南美专的选手参加武汉市举办的横渡长江活动后,几乎每年都代表湖北艺术学院出征。

《奇异的故事》之四(插图.年)马三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年马三和因病突然去世,走的时候还未满50岁。

据坊间传言,在此起彼伏的革命运动中,他被多次下放到农村,高强度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导致了他患上了癌症。

可是,我觉得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长期的精神压抑。

尽管年他成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但紧接着在年的“反右”运动中,父亲被打成“右派”份子,他的入党要求一直未能得到组织的批准。

他在学校的政治生活中也被边缘化了,不幸从人生的巅峰跌落至低谷。

对于一个无限忠诚和热爱党的事业,积极上进、不甘人后的艺术家而言,他的内心深处所产生痛苦、郁闷和无奈,吾辈是永远无法理解的。

当然,这既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剧。

年马三和(后排右3)在“湖北美术院成立纪念”合影中

古人云: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马三和性格温和善良、为人诚实坦荡,假如不是英年早逝的话,以他的天赋与勤奋,肯定会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美术界的一位大师。

但生活中没有假如。

横渡长江的画家马三和,不仅是“百年湖美”一个历史片断的缩影,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注1:“行为艺术”是由艺术家精心策划并亲身加入的行为或事件。

注2: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年由武昌艺专(中南文艺学院)、华南文艺学院和广西艺专所组成,年迁往广州。

注3: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是湖北艺术学院美术分部。

相关阅读:

百年湖美丨重返五十三梯

百年湖美|油画家刘依闻的三峡情结

百年湖美丨唐一禾画的宝宝们

百年湖美|刘艺海为何扯上“蒲纺”的麻纱?

百年湖美丨一帮拿着刀的画家

百年湖美丨“不让须眉”的油画家谢珍珠

百年湖美丨“三老”的小鸟飞了

百年湖美丨陶艺家陈业缵与中药号陈太乙

百年湖美丨“葛宇路”通往何方?

百年湖美丨周令钊与黄鹤楼的不解之缘

百年湖美丨一个诗与远方的油画家

百年湖美丨华中村最后的“古典画家”

百年湖美丨宝庆码头上的“画家满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xx/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