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民声十问

一问

海漂垃圾这么多,怎么“捞”?

解答:今年8月份以来,珠江口海上违法倾倒垃圾呈现多发、高发的情况,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都作了重要指示。9月5日,省政府组织召开了海漂垃圾防治和严厉打击海上违法倾倒垃圾专题会议。省海洋渔业厅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集中执法力量加强了海上执法巡查,在夜间开展突击行动,派出大船在港口码头、敏感海域、海岛周边进行巡查值守。向2.2万艘渔船发送信息,号召渔民群众举报海上倾倒垃圾违法行为。

二是调动全省海洋环境监测力量,启动海洋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在珠江口重点海域布设了30个监测站位,对重点海域海水质量和海漂垃圾监测监视。

三是联合海警、海事、公安边防等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打击珠江口海上违法运输和倾倒垃圾行为。查获了涉嫌违法运输和倾倒垃圾的船舶8艘,在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了珠江口违法倾倒垃圾频发的势头。

四是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依法追究海上违法倾倒垃圾当事人刑事责任。今年以来,向公安部门移送了海上违法倾倒垃圾案件8宗。欢迎投诉举报,举报-。

二问

渔船油补有调整,补贴为何迟迟不发?

解答:今年发放的是年度渔船油补,受渔业油补政策调整的影响,总体进度偏慢。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文,全面调整渔业油价补贴政策,将以前单一地对渔船生产成本的补贴调整为,对整个现代渔业建设的扶持和补贴。

由于资金额大、政策性强、复杂程度高、影响面广,各级政府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制订贯彻实施方案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和慎重,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因此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

正如背景材所反映,省的总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渔船油补申报、审核、发放等具体时间要求,同时也规定年为新渔船油补政策实施的第一年,申请时间由所在县区根据实际调整。目前,各地方案制订等前期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一些地区已经完成申请或正在组织申请,也有一些地区尚未开始申请。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屈家树在广东民声热线节目中表示,、年度的渔船油价补贴确保在明年上半年全部发放完毕。

对此,海洋与渔业厅请渔民朋友理解,并耐心等待。对尚未开始申请的,可以向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渔业主管部门咨询具体进度。如有疑问,也可直接向航洋与渔业厅咨询和反映。咨询-。

三问

“祖宗海”搞养殖矛盾多,利益咋协调?

解答:养殖用海确实是海域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这个地方能不能养殖,最重要的前提是看有没有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如果符合功能区划,可以通过申请办证搞养殖活动;如果不符合,那就不能养殖。

总体的处理思路是:如果养殖户办了证,属于合法养殖的,那么他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保护,建议养殖户在养殖区内设立明显的标识,比如浮标、旗帜等,提醒渔民不要进入他的养殖区内作业;如果是没有办证的,就属于非法用海行为,海监队伍检查发现后,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组织清理拆除。

养殖用海涉及群众利益、行业管理等方面,“祖宗海”既有历史遗留形成的因素,也有解决群众生活生计方面的考虑。下一步,海洋与渔业厅将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对基层乡镇一级政府和沿海村委会的海洋普法宣传,协调当地政府做好养殖用海的管理,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合法进行养殖生产。如有疑问,也可直接向海洋与渔业厅咨询和反映。举报-。

四问

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大,源头怎么管?

解答: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落实监管职责,强化全程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产地安全管理。年对我省6个沿海市共8个重要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重点监测,总体来看,我省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能够达到水产品养殖要求,在个别海域经济鱼类养殖区的监测指标无机氮、磷酸盐、石油类和溶解氧等有不同程度超标。对这些养殖环境指标超标的区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控,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污染水域影响水产品质量。

强化产品抽检,突出源头治理。重点监测“三鱼两药”(乌鳢、鳜鱼)和我省优势品种和特色品种。主要检测项目为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代谢物、氯霉素等。全省计划抽样个,制止至11月份,我省水产品产地合格率97.3%,苗种合格率超过96.4%,没有发生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抓质量执法监督,严惩违法行为。充分利用我省海监渔政执法机构较健全、执法力量较强的优势,深入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截止至11月底,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共检查生产经营企业家,查处问题48起,行政处罚5.99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件。在查处违法行为时,与司法部门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两法衔接”机制,提高打击水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五问

申请项目用海周期长,为何长达一两年?

解答:用海前期准备阶段编制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评两本报告时,需要根据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评技术导则要求,需对用海项目的通航环境、防洪纳潮及海洋水动力、海水水质、鱼类资源等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开展专题研究,至少需要春秋两季或两个水期(丰、枯水期)海洋环境现状调查,调查时间至少1年以上。有些用海项目还需取得水利、海事、部队、环保、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意见,因此用海前期准备阶段一般耗时需一年半到两年。

审核两本报告时,《海域法》要求,必须组织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专家评审,必要时对用海项目进行听证,以及在工程所在地公示。《海环法》还明确要求海洋部门还应当征求部队、海事、当地海洋等单位以及有关专家和公众意见,且公示时间不少于10天,围填海工程必须组织利益相关单位及公众召开听证会,因此海洋环评报告核准一般需要60个工作日。

近年我厅优化用海流程,明确项目用海各环节的时限、程序和条件,将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评报告实施并联审核,前期准备阶段已从原来的一年半至两年缩短到1年左右。

六问

广东风暴潮灾害频发,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如何提升?

解答:广东省历来是海洋灾害的重灾区,广东省海岸线总长km。特殊的地理纬度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我国台风登陆最频繁、海岸最易受破坏,风暴潮、海浪灾害也最严重的省份。造成损失加大的原因有3个:

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如近几年超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今年的拉尼娜现象;

二是我省的防汛基础和海洋灾害防御设施相对薄弱;

三是我省是经济大省,沿海人口和产业布局较为集中,台风风暴潮对沿海生产的冲击加大,损失不断加剧。

广东省海洋灾害日益加剧,形势逼人。近几年,我省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进入了新的起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地位大幅提升。借力于国家支持和战略牵引,我省已经开始高起点地做好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业务能力布局,也在积极探索我省海洋预报减灾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建设优化高效、主动协同的海洋防灾减灾业务体系。

“十三五”时期是加快提升海洋灾害防御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将认真落实超前筹划、提早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一是要健全防汛防潮工程体系,进一步摸清沿海海堤工程及其他承灾体基本状况;

二是我厅现在是政府组成部门,今后要坚持政府主导,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指挥协同机制。

三是以突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重点,强化海洋预报减灾专题服务综合管理,优化地方海洋观测网布局建设,全面加强专业预警、减灾和应急、保障工作;

四是以海洋渔业、重点目标、城市内涝等为风险防控目标,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预警水平。

七问

电鱼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屡禁不绝怎么办?

解答:我厅一贯重视打击电鱼违法犯罪活动,先后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护渔”、“靖海”和“雷霆”等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打击电鱼违法行为。据统计,今年全省渔政队伍共查获电鱼案件宗,没收电鱼机台,电池个,电线米,移送公安机关依据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追究刑事责任24宗,并有一批电鱼分子被公安机关在联合行动中直接抓获并立案侦查。

但由于电鱼分子受暴利驱使、执法力量不足等原因,电鱼行为在某些地区依然存在,且行为更加隐蔽、暴力抗法事件层出。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遏制电鱼上升势头:

一是发展渔业经济,养护渔业资源,使渔民“不用电”。

二是加强宣传,注重源头预防,使渔民“不想电”。

三是从严打击,增加违法犯罪成本,使渔民“不敢电”。

对于敢于顶风作案的少数违法犯罪分子,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向我们投诉举报。举报-。

八问

海洋馆动物生存状况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xx/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