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结束的杭州G20峰会,各国领导人的座驾着实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相比于那些高端、霸气的轿车车型,常看《新闻联播》的车友肯定会对一款经常作为国内领导人座驾的“大面包车”印象更为深刻,这台上镜率颇高的客车就是几乎被我国各级机关单位普遍“标配”的丰田柯斯达轻型客车。

因其性能优良、口碑出众,丰田柯斯达私下里被人们亲切地称作“考斯特”,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聊聊这台大有来头的丰田中巴车。

年,一汽丰田“柯斯达”客车在位于四川的工厂下线。在下线仪式上,“丰田公司的一名高管表示:“柯斯达”客车在中国目前没有竞争对手!”此话一出,中国客车界一片哗然。“柯斯达”是个什么神车?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人凭什么敢说这样的大话?

其实如果对于柯斯达车型的历史有一番研究,你就会发现,其实日本人说这话并不是妄自尊大,这台其貌不扬的日本面包车对于中国客车工业的影响完全可以媲美大众、奥迪、通用等欧美品牌在我国乘用车领域的影响力。

三代车型奠定轻客领域的王者地位

年,丰田汽车公司基于日本国内当时对于20座级别轻型客车的需求推出了第一代COASTER客车。

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日关系改善,中国开始进口一定数量的日本汽车,其中就包括第一代柯斯达。这些进口客车凭借出色的品质与优良的舒适性在当时“缺轻少重”的国内民用车市场上受到热捧,一时间成为政府机关及涉外单位的首选用车。

年,丰田公司推出了第二代COASTER客车。正是从这一代车型开始,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我国开始大批量的进口日本汽车和日本的电器产品。

以丰田第二代考斯特和海狮为代表的日本客车开始大量出口到中国大陆,尤其是丰田考斯特客车,几乎成了国内当时从中央部委到各级地方政府机关的专用客车。每天亿万的中国观众几乎都能从电视新闻中看到政府官员乘坐考斯特客车到各地视察,这也无形中为丰田做了效果巨大的免费广告。

年,历时十年,丰田公司推出了全新第三代柯斯达客车,也就是目前在产的这一代车型。

从车身外形到底盘、发动机,第三代柯斯达都进行了全新设计。加宽的车身,更为流线型的外观以及前独立悬挂的加入使得这一代柯斯达继续保持着强大的产品力,尤其在与一汽合作实现了国产化之后,第三代柯斯达更无可争议的成为中国中小型客车高端市场的王者。

从独孤求败到被无数品牌山寨的一代神车

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汽车工业能力薄弱,在轻型客车领域仅有一汽的红旗CA、北京的“北旅”牌、红叶牌等少数产品,这些车型无论是在技术含量还是工艺水准上都距离同级别的日本车型相距甚远,很难满足更高级别的政务与接待用车需求。因此,随着丰田柯斯达的大批量引入,由于缺少直接的竞争对手,柯斯达牢牢占据了国内高端客车的霸主地位。

由于进口柯斯达客车价格昂贵,但市场需求却十分庞大,于是乎就造就了当时国内一大批中小型客车改装厂普遍性的“山寨”丰田柯斯达的风潮。几乎所有这些客车改装厂都是在轻型卡车底盘的基础上套上一个模仿柯斯达的外壳,然后连名字都直接采用“拿来主义”,直接音译为“XX考斯特”。

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中小型客车领域形成了全国大大小小上百家客车厂“全国齐造”考斯特的奇观。那些名称各异但是却有着几乎相同外观与内饰的各式“考斯特”横扫国内的中短途运输与城市私营公交车市场。

在那个时候,“中巴”一词成为广大人民对中小型客车的最常用的称呼,而“考斯特”也几乎成了豪华“中巴”的代名词。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时最贴切的评价

目前,随着中巴车型在中短途客运行业被淘汰出局,曾经轰轰烈烈的上百家地方山寨考斯特的客车企业大都销声匿迹,目前中小型客车我国每年的市场容量约1.3万辆,丰田考斯特占据台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余台则被以金龙海格、安凯宝斯通、亚星等“经过产业升级”的高仿考斯特车型所车型瓜分。

这些高仿车型中,底盘大部分采购自江淮,(金龙海格甚至可以选装韩国现代的底盘)

发动机采购自玉柴、江铃、朝柴等,变速箱大部分来自爱信齿轮。所以国产仿考斯特车型依旧同质化严重,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只能靠价格战和销售渠道。

目前在售的第三代丰田柯斯达客车已是二十多年前设计的产品,与世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很多设计都已显落后,可目前那些已经颇具规模的中国客车企业仍然停留在模仿丰田第三代柯斯达上,虽热整体工艺水平与质量把控上都有所进步,但是就发动机与整体品质而言依然无法达到、更无法超越柯斯达二十年前设计与制造的技术水平。

总结:

在习大大选择乘坐安凯宝斯通客车为外出调研考察专用车的表率作用下,希望国内的客车企业也能从提高品质与严谨的设计入手,早日拿出更为出色的客车产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meihaishi.com/nmhsfb/6770.html